郁达夫

郁达夫

沉沦
沉沦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曾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沉沦》是1921年10月15日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收录三篇短篇小说,即《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另有一篇“自序”。其中《沉沦》是“描写一个病态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现代人的苦闷”(见“自序”)。主人公“他”,是一个酷爱自由的中国留日青年学生,有着多愁善感和富于幻想的性格。在日本,“他”时时感到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委屈和自卑,整天过着孤独和寂寞的精神生活,终于患了日趋严重的忧郁症。
郁达夫5.6万字
碧浪湖的秋夜
碧浪湖的秋夜
雍正十三年的夏天,中国全国,各地都蒸热得非常。北京城里的冰窖营业者大家全发了财,甚至于雍正皇帝,都因炎暑之故而染了重病。可是因为夏天的干热,势头太猛了的结果,几阵秋雨一下,秋凉也似乎来得特别的早。到了七月底边,早晚当日出之前与日没之后的几刻时间,大家非要穿夹袄不能过去了。偏处在杭城北隅,赁屋于南湖近旁,只和他那年老的娘两口儿在守着清贫生活的厉鹗,入秋以后,也同得了重生似地又开始了他的读书考订的学究生活。当这一年夏天的二、三个月中间,他非但因中暑而害了些小病,就是在精神上也感到了许多从来也没有经验过的不快...
郁达夫1.0万字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深受当时青年一代的喜爱,作品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文字唯美,思想大胆暴露,写出了青年一代灵肉遭受的双重压抑。
郁达夫15.5万字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诸多篇章如《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代代相传,成为经典。《达夫游记》讲述了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蠼岩、每一株小草,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捞倜傥,涉笔成趣。
郁达夫15.7万字
郁达夫散文集
郁达夫散文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其散文实在太丰富,有多少佳篇值得反复地去咀嚼。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可以看出他不少畸形和病态的情思,也正是被这社会阴狠和暴虐地迫害所致,至于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说,则可以极大地有益于读者审美情操的陶冶和升华。
郁达夫12.9万字
迷羊
迷羊
中篇小说《迷羊》,作者为郁达夫,写于一九二六年底的广州,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了一个名叫王介成的落魄文人从一个叫谢月英的女老生那里寻找放纵的故事。小说隐藏着一个超越文本的深层结构:王介成希望从谢月英那里得到的不是情欲的享受,而是对于生命力的肯定。然而,最终他却发现灵魂的痛苦,是用任何方式也消除不掉的。在《迷羊》当中,王介成表现出对于自身性能力的高度重视,因为性能力是与意志力联系得最紧密的一种肉体状态,可是,对于意志力的证明最终以他对意志力的失望而告终。
郁达夫5.5万字
秋柳
秋柳
一间黑漆漆的不大不小的地房里,搭着几张纵横的床铺。与房门相对的北面壁上有一口小窗,从这窗里射进来的十月中旬的一天晴朗的早晨的光线,在小窗下的床上照出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的睡容来。这青年的面上带着疲倦的样子,本来没有血色的他的睡容,因为房内的光线不好,更苍白得怕人。他的头上的一头漆黑粗长的头发,便是他的唯一的美点,蓬蓬的散在一个白布的西洋枕上。房内还有两张近房门的床铺,被褥都已折叠得整整齐齐,每日早起惯的这两张床的主人,不知已经往什么地方去了。这三张床铺上都是没有蚊帐的。房里有的两张桌子,一张摆在北面的墙壁下,靠着那青年睡着的床头,一张系摆在房门边上的...
郁达夫2.1万字
蜃楼
蜃楼
十二月初旬的一天晴暖的午后,沪杭特别快车误了钟头,直到两点多钟,才到杭州城站。这时候节季虽则已经进了寒冬,但江南一带的天气,还依旧是晴和可爱,所以从车站西边的栅门里走下来的许多旅客中间,有一位仿佛新自北方来的,服饰穿得很浓厚的中年绅士竟惹起了一般人的注意。他的身材瘦而且高,面貌清癯,头上带着海龙皮帽,半开半扣地披在身上的,是一件獭皮圆领的藏青大氅,随着了许多小商人,闲惰阶级的妇女男子下了车,走下天桥,走出栅门的时候,他的皮帽皮衣,就招引了一群车夫和旅宿的接客者把他团团地围住...
郁达夫2.4万字
郁达夫自传
郁达夫自传
郁达夫生前共写过连续的九篇自传(最后一篇《雪夜》未标明篇序),叙述了从出生到日本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为止的大约二十年间的生活。它不是按照史籍体例的纪传,也不是个人经历的详尽回忆录,却是很有点浪漫主义色彩的真率表现自己的文学作品,叙述委婉细腻,诚挚动人。九篇虽先后连贯,而每一篇又各具中心,各赋标题,相对地可以视为单独的散文小品。
郁达夫2.6万字
茑萝集
茑萝集
“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情,但是被高等教育割势后的我这零余者,教我能够做些什么?”郁达夫他的忧郁、苦闷、酗酒、玩女人、性变态、自杀倾向,大部分是自相夸饰的幌子,他颓废的面具,盖不住一颗赤诚之心。这是一本不会让人快乐的书,因为过于沉重。郁达夫写《茑萝集》只求世人能够了解他内心的苦闷,了解那个时代的青年们普遍存在的无法排遣的忧惧和愤懑。《茑萝集》是郁达夫于1923年出版的个人第二部小说集,含有相当的写真成分。小说集包括《血泪》《茑萝行》《还乡记》三篇小说,以及《献纳之辞》、《自序》和《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三篇文字。
郁达夫3.2万字
茫茫夜
茫茫夜
一天星光灿烂的秋天的朝上,大约时间总在十二点钟以后了,静寂的黄浦滩上,一个行人也没有。街灯的灰白的光线,散射在苍茫的夜色里,烘出了几处电杆和建筑物的黑影来。道旁尚有二三乘人力车停在那里,但是车夫好象已经睡着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动静。黄浦江中停着的船上,时有一声船板和货物相击的声音传来,和远远不知从何处来的汽车车轮声合在一处,更加形容得这初秋深夜的黄浦滩上的寂寞。在这沉默的夜色中,南京路口滩上忽然闪出了几个纤长的黑影来,他们好象是自家恐惧自家的脚步声的样子,走路走得很慢。他们的话声亦不很高,但是在这沉寂的空气中,他们的足音和话声,已经觉得很响了。
郁达夫1.7万字
采石矶
采石矶
郁达夫创作于1922年的《采石矶》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其创作的过渡性。题材内容上,《采石矶》的主人公不在局限于五四时期的“零余者”,而是保有正直品格的传统文人,小说中对女性的描写也相对较少较正常;创作手法上,过去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抒情被较为客观平和的叙述代替;主题思想上,《采石矶》在批判社会的力度和深度上都明显超出了之前的作品。这些转变奠定了《采石矶》在郁达夫本人创作史上的独特地位。
郁达夫1.1万字
迟桂花
迟桂花
郁达夫193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该书讲述了出身书香门第的翁则生曾留学日本,踌躇满志。后家道中落,自己又患病辍学、婚姻受挫,从此在老家静心养病。恢复健康后,他当了小学教师,后又为使其母亲安心便答应娶媳妇。由于娶亲的缘故,使他想起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老郁并邀其来参加他的婚礼。老郁受邀前来,对翁家山的美景所吸引,并深深的感触翁则生妹妹翁莲那纯洁、可爱、善良得宛如山中的迟桂花一般美丽的天性。
郁达夫1.9万字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在表达了对下层人的同情之外,实际还表达了现代知识分子爱缺乏合适的对象因而被悬置的悲剧。小说表达了男性历来对女性的想象,但也因对自身现代性困境的体悟而放弃了对下层人的启蒙态度和行为。小说在保持一贯的浪漫伤感色彩外,还增加了理性节制的艺术成分,特别是有意化用古典诗歌《琵琶行》的风致和意境,在开拓现代性意境的同时有了古典的神韵。
郁达夫0.8万字
她是一个弱女子
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于1932年所著的中篇小说,故事的背景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杭州和上海。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描写三个性情、思想、志趣各不相同的女性及其不同的生活道路,尤着力于对主人公郑秀岳的刻画。郑秀岳是一位性情柔弱的女子,且意志薄弱,容易受外界的诱惑,这样一个弱女子有似于郁达夫“自叙传”小说中的零余者。小说着力突出其性情的柔弱及命运的悲惨,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郁达夫5.2万字
出奔
出奔
以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写地主分子董玉林极端贪婪、残酷,对乡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甚至社会慈善机构施舍给穷人用以活命的一点东西他也从中克扣肥私。大革命风暴到来之后,他又利用女儿嫁给革命者钱时英这重要关系,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座上宾,执掌乡里大权的头面人物。随着董玉林反革命面目愈益暴露,钱时英在现实教育下省悟过来,愤而焚烧了董玉林全家然后出奔上海。小说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狠毒、阴险、刻薄的阶级本质,同时也显示了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地主阶级极端憎恨的态度。
郁达夫1.8万字
返回顶部